炎症研究相关因子之IL -1 β
白细胞介素 - 1β(Interleukin-1β,简称 IL-1β)是IL-1 家族的核心促炎细胞因子,主要由活化的单核细胞、巨噬细胞、树突状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分泌,在炎症反应的启动与放大中发挥 “关键开关” 作用。其分子本质为含 153 个氨基酸的糖蛋白,分子量约 17kDa,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 2q13,与 IL-1α(同家族另一成员)共享相同的受体,但生物学功能更聚焦于炎症调控,且仅以分泌型形式发挥作用(IL-1α 可同时存在于细胞内与分泌型)。
从活化机制来看,IL-1β 的产生需经过 “两步激活”,是其区别于其他细胞因子的显著特征:
第一步:前体合成(转录与翻译):当细胞受到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(PAMPs,如细菌脂多糖 LPS、病毒 RNA)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(DAMPs,如细胞外 ATP、热休克蛋白)刺激时, Toll 样受体(TLR)、NOD 样受体(NLR)等模式识别受体被激活,通过 NF-κB、MAPK 等信号通路诱导 IL-1β 前体(pro-IL-1β,31kDa)的基因转录与蛋白翻译,此时 pro-IL-1β 无生物学活性,需进一步加工;
第二步:成熟与分泌:pro-IL-1β 需被炎症小体(Inflammasome,一种多蛋白复合物,如 NLRP3 炎症小体)激活的胱天蛋白酶 - 1(Caspase-1)切割,生成成熟的 17kDa IL-1β,随后通过非经典分泌途径(如质膜出芽、外泌体释放)分泌到细胞外,发挥促炎作用。这一 “两步激活” 机制可严格调控 IL-1β 的产生,避免其过度分泌导致炎症损伤。
在组织分布上,IL-1β 在健康状态下含量极低(几乎检测不到),仅在炎症部位(如感染灶、损伤组织)的免疫细胞中高表达;其受体 IL-1R1 广泛分布于免疫细胞(T 细胞、B 细胞、巨噬细胞)、实质细胞(肝细胞、上皮细胞)及神经细胞表面,确保 IL-1β 可作用于多系统组织,调控炎症反应。
IL-1β 作为 “促炎先锋因子”,其生理功能围绕炎症启动 - 免疫激活 - 组织修复三大核心展开,既能有效清除病原体与损伤组织,也能在失控时引发慢性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,具体可分为以下 5 类核心功能:
1. 炎症反应的 “启动与放大器”
IL-1β 是炎症反应的早期启动因子,通过多途径触发并放大炎症级联:
诱导血管内皮活化: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,促进细胞间黏附分子 - 1(ICAM-1)、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- 1(VCAM-1)及 E - 选择素的表达,增强中性粒细胞、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,使其穿越血管壁迁移至炎症部位(“趋化效应”);
刺激其他促炎因子分泌:激活巨噬细胞、成纤维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-α(TNF-α)、IL-6、IL-8 等细胞因子,形成 “细胞因子风暴”,进一步放大炎症反应;例如,IL-1β 与 TNF-α 协同作用,可显著增强血管通透性,导致炎症部位红肿、发热(炎症典型症状);
激活疼痛信号通路: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的 IL-1R1 受体,激活疼痛相关信号分子(如 P 物质、前列腺素 E2),引发炎症性疼痛,同时增强神经末梢对疼痛的敏感性(“痛觉过敏”)。
2. 先天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 “桥梁”
IL-1β 通过调控先天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协同作用,构建完整的免疫防御体系:
增强先天免疫清除能力:激活巨噬细胞、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,促进其产生活性氧(ROS)、一氧化氮(NO)及抗菌肽,高效清除细菌、真菌等病原体;同时,诱导自然杀伤细胞(NK 细胞)活化,增强其对病毒感染细胞、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;
调控适应性免疫启动:作用于树突状细胞,促进其成熟与抗原提呈能力(如上调 MHC II 类分子、共刺激分子 CD80/CD86 的表达),帮助树突状细胞将抗原提呈给初始 T 细胞,启动适应性免疫;
定向分化 T 细胞亚型:诱导初始 T 细胞向辅助性 T 细胞 17(Th17)分化(通过激活 RORγt 转录因子),Th17 细胞可分泌 IL-17 等细胞因子,进一步增强炎症反应与抗真菌免疫;同时,IL-1β 可抑制调节性 T 细胞(Treg)的免疫抑制功能,确保免疫应答高效进行。
3. 组织损伤修复的 “双重调控者”
IL-1β 在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发挥 “双刃剑” 作用,既促进修复也可能导致过度损伤:
促进组织再生与修复:在损伤早期,IL-1β 可激活成纤维细胞增殖,促进胶原蛋白合成,加速伤口愈合;同时,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(VEGF)表达,促进新生血管形成(“血管生成”),为损伤组织提供营养与氧气;
抑制过度修复与纤维化:在修复后期,IL-1β 可通过下调转化生长因子 -β(TGF-β)的活性,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活化与胶原过度沉积,避免组织纤维化(如肺纤维化、肝纤维化);但若 IL-1β 持续高表达,会导致修复过程紊乱,反而加重组织损伤(如慢性伤口不愈合)。
4. 代谢与内分泌的 “炎症调节因子”
近年研究发现,IL-1β 可通过调控代谢与内分泌系统,参与 “炎症 - 代谢” 交互作用:
调节能量代谢:作用于脂肪细胞、肝细胞,促进脂肪分解与糖异生,升高血糖与游离脂肪酸水平,为炎症反应提供能量;同时,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(如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 IRS-1),导致胰岛素抵抗,这也是慢性炎症与 2 型糖尿病关联的关键机制之一;
影响内分泌轴:激活下丘脑 - 垂体 - 肾上腺(HPA)轴,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(CRH)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(ACTH)及糖皮质激素的分泌,糖皮质激素可反向抑制 IL-1β 的产生,形成 “炎症 - 内分泌” 负反馈调节,维持炎症稳态。
5. 中枢神经系统的 “炎症与应激调节剂”
IL-1β 可通过血脑屏障(如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转运、激活迷走神经信号)进入中枢神经系统,调控神经炎症与应激反应:
引发神经炎症:激活小胶质细胞(中枢神经系统的先天免疫细胞),使其分泌促炎因子(如 TNF-α、IL-6),导致神经炎症,这与阿尔茨海默病(AD)、帕金森病(PD)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;
调节体温与睡眠: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,促进前列腺素 E2 合成,导致发热(“炎症性发热”),发热可增强免疫细胞活性,抑制病原体生长;同时,IL-1β 可促进睡眠相关神经递质(如腺苷)的释放,调节睡眠周期,尤其是慢波睡眠(有助于身体修复);
参与应激反应:激活下丘脑室旁核(PVN)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(CRH)神经元,增强机体对感染、损伤等应激的适应能力。


销售咨询